潤滑油2121
液壓油122121
清洗劑21212
除油劑2121
碳氫清洗劑2121
溶劑油1111
1、根據齒輪工作條件的苛刻程度選用使用等級。
齒輪工作條件的苛刻程度是由齒輪的類型及其工作時的負荷和表面滑移速度決定的。普通齒輪傳動可選用普通車輛齒輪油,準雙曲面齒輪傳動必須選用準雙曲面齒輪油。若汽車在山區或滿載拖掛行駛,并經常處于高負荷狀態下,工作苛刻、油溫較高,也可以選用準雙曲面齒輪油。
2、依據季節氣溫選擇粘度等級。
齒輪的低溫粘度達150000mPa.s時的高溫度決定其適用的低氣溫。因此齒輪油的粘度等級一般是根據不同地區或季節的氣溫情況來選擇的。氣溫高時,選擇粘度高的齒輪油;反之,氣溫低時,選擇粘度低的齒輪油。如長江流域及其他地區冬季氣溫不低于-10℃的地區,全年可用90號油。長江以北冬季氣溫不低于-26℃的寒區,全年可用80W/90油。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冬季氣溫在-26℃以下的嚴寒區,冬季使用75W號油,夏季換用90號油。其他地區全年可用85W/90油。
選擇的依據
齒輪種類,齒輪轉速,傳動比,環境溫度及運行溫度,輸入功率,負載特性(恒載、沖擊、負載大小),驅動形式,潤滑方式(飛濺、壓力),水份污染,油品泄漏等。
影響齒輪潤滑的因素
溫度:溫度下降時,潤滑油會變稠。溫度上升時,則會變稀。因此在低溫條件下需要低粘度的潤滑油,而在高溫條件下則需要厚重的油以防止金屬與金屬之間的干摩擦。
速度:滑動和轉動的速度越快,齒輪間擠進潤滑劑的時間越少。同時在高速運作下潤滑油更易結塊變厚。因此:低速用高粘度(稠油),高速用低粘度油(稀油)。
負荷(壓力):高粘度油比稀油更能抵御重負并防止金屬與金屬之間的碰撞。因此:輕負荷需要低粘度的潤滑油,高負荷需要高粘度的潤滑油。
沖擊負荷:例如由引擎發出的律動力,這需要比較厚重的油以防油膜的瞬間碎裂而產生的邊界潤滑,因為只有少的潤滑油可留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種含有壓添加劑(EP)的潤滑油。
齒輪類型:使用直齒、斜齒、人字齒和傘齒輪副時,滑動和轉動會產生有效的油膜形成從而減緩嚙合的輪齒間的直接接觸。在渦輪渦桿和雙曲面齒輪等非平等軸傳動裝置上,相對滑動運作的方向不利于維持油膜。在這此傳動裝置上,往往大量出現邊界潤滑。因此,在渦輪渦桿裝置和大偏心量的雙曲齒輪傳動裝置上需要仍為厚重的油。當這些傳動裝置受到重負和高壓時,要選擇具有的高強油膜特性(高粘度)、光滑性、潤滑性或甚至壓添加劑的潤滑油。
按沸程分類
溶劑油可分為三類:低沸點溶劑油,如6#抽提溶劑油,沸程為60-90℃;中沸點溶劑油,如橡膠溶劑油,沸程為80-120℃;高沸點溶劑油,如油漆溶劑油,沸程為140-200℃,油墨溶劑油的干點可高達300℃。一般情況下,60~90℃稱為抽提溶劑油,即人們常說的6#溶劑油;80~120℃稱為橡膠溶劑油,即人們常說的120#溶劑油;140~200℃稱為油漆溶劑油,即200#溶劑油。此外,還有406#油墨溶劑油、干洗溶劑油等。有時,餾程的切割各個企業也會有所不同。例如,6#溶劑油,有的廠家的餾程范圍是60~75℃,通常我們稱之為窄6#溶劑油,以示區別。根據生產實際,120#溶劑油的餾程往往會控制在90~120℃之間。
按化學結構分類
溶劑油則可分為鏈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三種。實際上除乙烷、和等少數幾種純烴化合物溶劑油外,溶劑油都是各種結構烴類的混合物。從化學構成上,可以分為鏈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等。
按用途分類
通常,可以分為主要用在抽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骨油等動植物油脂的抽提溶劑油,用于橡膠、鞋膠、輪胎等領域的橡膠溶劑油,用于油漆、涂料工業的油漆溶劑油等等。此外,還有洗滌溶劑油、油墨溶劑油等。根據標準GB 1922-2006即按其98%餾出溫度或干點劃分溶劑油,常見的牌號有:70#香花溶劑油,90#石油醚,120#橡膠溶劑油,190#洗滌劑油,200#油漆溶劑油,260#特種煤油型溶劑。此外還有6#抽提溶劑油,航空洗滌汽油,310#彩色油墨溶劑油。農用滅蝗溶劑油等。實際上市場銷售的遠不止這些,生產廠家可以根據用戶需要,生產各種規格溶劑油。

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滅火措施 適用滅火劑:化學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霧
滅火時可能遭遇之危害:超過120度,其蒸氣具可燃性;火災中會分解出毒性氣體具危險性。
滅火程序:灑水使暴露在火場中的容器冷卻,噴水將外泄物沖離暴露區。如此物質起火或陷于火中時: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則不要做滅火的工作。若火勢無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時,必須疏散方圓2500英尺內的區域;用大量的水冷卻容器,直到火被熄滅。不要直接對溢出的物質沖水,可能會發生濺的現象。
消防人員之防護設備:燃燒后毒性產物:燃燒后產物包括有毒氣體和蒸氣(例如、及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的蒸氣比空氣重,可飄到相當遠的距離到點火源再燒回來。
操作處置與儲運編輯 播報
操作注意事項:操作時避免產生霧滴,并穿戴適當之個人防護裝備。避免讓釋出的蒸氣和霧滴進入工作區的空氣中。在通風良好的特定區內操作并采小用量。須備隨時可用于滅火及處理泄漏的緊急應變裝備。空的貯存容器內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殘留物。于焊接、火焰或熱表面的附近不可操作使用此物。
儲存注意事項: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及陽光無法直射的地方。貯存須遠離熱源、火焰及不相容物,如強氧化劑、強酸、硝酸。貯存在貼有標簽的適當容器里。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應緊密的蓋好。避免容器受損并定期檢查貯桶有無缺陷如破損或溢漏等。容器鍍鋅或有Phenolic合成樹脂的內襯,可降低二氯甲烷發生分解的可能性。限量貯存。于適當處張貼警示符號。貯存區要與員工密集之工作區域分開,限制人員接近該區。使用被規定可用于物質的塑膠水管去卸載毒化物。物質可能會積聚靜電可能會造成燃燒。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及陽光無法直射的地方。

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應急處理 播報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儲存運輸 播報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溶劑油的性質視其用途不同而有別,選擇溶劑油應主要考慮其溶解性、揮發性、安全性。當然,根據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項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時甚至更重要。
溶劑油包括切取餾分和精制兩個過程。切取餾分過程通常有以下三種途徑:由常壓塔直接切取;將相應的輕質直餾餾分再切割成適當的窄餾分;和將催化重整抽余油進行分餾。各種溶劑油餾分一般都需要經過精制加工。以改善色澤,提高性,除去腐蝕性物質和降低毒性等。常用的精制方法有堿洗,白土精制和加氫精制等。
溶劑油是烴的復雜混合物,易燃燒和爆炸。所以從生產,貯運到使用,都必須嚴格注意防止火災的發生。
溶劑油毒性的表示方法大致三種:
致死量(LD):一般用來表示劇毒物質對動物生理作用強度的一種尺度。
致死濃度(LC):用濃度表示急性中毒的一種尺度。
大容許濃度(MAC):大容許濃度通常用空氣中蒸氣容量的百萬分率(ppm或10-6)表示,這是溶劑毒性的粗略估計,因人而異,不是的限值。
1、生態毒性
LC50:44.7mg/L(96h)(藍鰓太陽魚,靜態);40.7~66.8mg/L(96h)(黑頭呆魚);20mg/L(96h)(紅鱸);59mg/L(48h)(青鳉)
IC50:63~1000mg/L(72h)(藻類)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4320~8640
厭氧生物降解(h):2352~39672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h):27~272
4、生物富集性
BCF:4.3~17(鯉魚,接觸濃度70ppb,接觸時間6周);4~16(鯉魚,接觸濃度7ppb,接觸時間6周);302(綠藻)
5、其他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嚴重危害,應特別注意對空氣、水環境及水源的污染。在對人類重要食物鏈中,特別是在水生生物中發生生物蓄積。 [2]
http://zrtl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