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2121
液壓油122121
清洗劑21212
除油劑2121
碳氫清洗劑2121
溶劑油1111
1、根據(jù)齒輪工作條件的苛刻程度選用使用等級。
齒輪工作條件的苛刻程度是由齒輪的類型及其工作時的負荷和表面滑移速度決定的。普通齒輪傳動可選用普通車輛齒輪油,準雙曲面齒輪傳動必須選用準雙曲面齒輪油。若汽車在山區(qū)或滿載拖掛行駛,并經(jīng)常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下,工作苛刻、油溫較高,也可以選用準雙曲面齒輪油。
2、依據(jù)季節(jié)氣溫選擇粘度等級。
齒輪的低溫粘度達150000mPa.s時的高溫度決定其適用的低氣溫。因此齒輪油的粘度等級一般是根據(jù)不同地區(qū)或季節(jié)的氣溫情況來選擇的。氣溫高時,選擇粘度高的齒輪油;反之,氣溫低時,選擇粘度低的齒輪油。如長江流域及其他地區(qū)冬季氣溫不低于-10℃的地區(qū),全年可用90號油。長江以北冬季氣溫不低于-26℃的寒區(qū),全年可用80W/90油。黑龍江、內(nèi)蒙古、新疆等冬季氣溫在-26℃以下的嚴寒區(qū),冬季使用75W號油,夏季換用90號油。其他地區(qū)全年可用85W/90油。
選擇的依據(jù)
齒輪種類,齒輪轉速,傳動比,環(huán)境溫度及運行溫度,輸入功率,負載特性(恒載、沖擊、負載大小),驅動形式,潤滑方式(飛濺、壓力),水份污染,油品泄漏等。
影響齒輪潤滑的因素
溫度:溫度下降時,潤滑油會變稠。溫度上升時,則會變稀。因此在低溫條件下需要低粘度的潤滑油,而在高溫條件下則需要厚重的油以防止金屬與金屬之間的干摩擦。
速度:滑動和轉動的速度越快,齒輪間擠進潤滑劑的時間越少。同時在高速運作下潤滑油更易結塊變厚。因此:低速用高粘度(稠油),高速用低粘度油(稀油)。
負荷(壓力):高粘度油比稀油更能抵御重負并防止金屬與金屬之間的碰撞。因此:輕負荷需要低粘度的潤滑油,高負荷需要高粘度的潤滑油。
沖擊負荷:例如由引擎發(fā)出的律動力,這需要比較厚重的油以防油膜的瞬間碎裂而產(chǎn)生的邊界潤滑,因為只有少的潤滑油可留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種含有壓添加劑(EP)的潤滑油。
齒輪類型:使用直齒、斜齒、人字齒和傘齒輪副時,滑動和轉動會產(chǎn)生有效的油膜形成從而減緩嚙合的輪齒間的直接接觸。在渦輪渦桿和雙曲面齒輪等非平等軸傳動裝置上,相對滑動運作的方向不利于維持油膜。在這此傳動裝置上,往往大量出現(xiàn)邊界潤滑。因此,在渦輪渦桿裝置和大偏心量的雙曲齒輪傳動裝置上需要仍為厚重的油。當這些傳動裝置受到重負和高壓時,要選擇具有的高強油膜特性(高粘度)、光滑性、潤滑性或甚至壓添加劑的潤滑油。
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滅火措施 適用滅火劑:化學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霧
滅火時可能遭遇之危害:超過120度,其蒸氣具可燃性;火災中會分解出毒性氣體具危險性。
滅火程序:灑水使暴露在火場中的容器冷卻,噴水將外泄物沖離暴露區(qū)。如此物質起火或陷于火中時: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則不要做滅火的工作。若火勢無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時,必須疏散方圓2500英尺內(nèi)的區(qū)域;用大量的水冷卻容器,直到火被熄滅。不要直接對溢出的物質沖水,可能會發(fā)生濺的現(xiàn)象。
消防人員之防護設備:燃燒后毒性產(chǎn)物:燃燒后產(chǎn)物包括有毒氣體和蒸氣(例如、及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的蒸氣比空氣重,可飄到相當遠的距離到點火源再燒回來。
操作處置與儲運編輯 播報
操作注意事項:操作時避免產(chǎn)生霧滴,并穿戴適當之個人防護裝備。避免讓釋出的蒸氣和霧滴進入工作區(qū)的空氣中。在通風良好的特定區(qū)內(nèi)操作并采小用量。須備隨時可用于滅火及處理泄漏的緊急應變裝備。空的貯存容器內(nèi)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殘留物。于焊接、火焰或熱表面的附近不可操作使用此物。
儲存注意事項: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及陽光無法直射的地方。貯存須遠離熱源、火焰及不相容物,如強氧化劑、強酸、硝酸。貯存在貼有標簽的適當容器里。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應緊密的蓋好。避免容器受損并定期檢查貯桶有無缺陷如破損或溢漏等。容器鍍鋅或有Phenolic合成樹脂的內(nèi)襯,可降低二氯甲烷發(fā)生分解的可能性。限量貯存。于適當處張貼警示符號。貯存區(qū)要與員工密集之工作區(qū)域分開,限制人員接近該區(qū)。使用被規(guī)定可用于物質的塑膠水管去卸載毒化物。物質可能會積聚靜電可能會造成燃燒。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及陽光無法直射的地方。

健康危害:石腦油蒸氣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癥狀,如濃度過高,幾分鐘即可引起呼吸困難、紫紺等缺氧癥狀。
急性毒性:LC50:16000mg/m3,4小時(大鼠吸入)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fā)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急救措施 播報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醫(y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醫(yī)。

保存在嚴格密閉容器中。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
遠離火源,禁止吸煙。
S23:Do not breathe gas/fumes/vapour/spray.
不要吸入氣體/煙霧/蒸汽/噴霧。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皮膚和眼睛接觸。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適當?shù)姆雷o服和手套。

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chǎn)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應急處理 播報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收集器內(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儲存運輸 播報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nèi)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chǎn)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主要用作有機溶劑、干洗劑,也可用于膠黏劑的溶劑、金屬的脫脂溶劑、干燥劑、脫漆劑、驅蟲劑、脂肪類萃取劑,還可用于有機合成。
防護措施編輯 播報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逸散時,建議配戴自吸過濾式(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透氣型防毒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單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
http://zrtl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