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2121
液壓油122121
清洗劑21212
除油劑2121
碳氫清洗劑2121
溶劑油1111
預防為先 治療趁早
由于白電油中毒的癥狀表現進展緩慢,初期的乏力和肢體麻木等癥狀會被人們誤解為工作勞累,難以引起重視,直會等到癥狀加重、無法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后,才去醫,但為時已晚。白電油中毒后一旦錯過了佳治療時機,再去治療的話將會耗時長且花費多。所以,做好白電油中毒的預防尤為重要,正所謂“防范于未然”!
怎樣預防白電油中毒
要做好白電油中毒的預防,要做到以下幾點:
好的好的辦法是用KX-240W有機溶劑復合溶劑、KX-104H碳氫清洗劑,
先,應找到引起白電油中毒的原因,以現有材料來看,引起慢性白電油中毒的原因有:企業負責人對白電油的危害認識不足,不了解白電油中毒的嚴重后果;他們在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項目的引進、設計、施工和投產等環節中,沒有認真考慮和落實到有關的防護措施,以致車間內通風、特別是局部通風不良現象的普遍存在;
其次,企業負責人沒有組織在崗工人進行定期的職業健康體檢,因而不能及時發現可疑的早期白電油中毒病人;
后,工作人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工作人員習慣于徒手操作,甚至用白電油洗手;還有多數人因嫌麻煩,不愿使用防毒口罩,還隨意堆放浸過白電油了的抹布,并沒能及時蓋好裝有白電油的膠桶等;工作人員長時間地加班加點、超時作業,都會加重毒物的吸收。
用人單位要確保勞動者健康
用人單位要有足夠的認識,高度重視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因為《職業病防治法》規定:保護勞動者健康是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
另外,用人單位還應改善作業環境:1.加強車間通風,對需直接接觸白電油的崗位加裝局部抽風;2.合理安排工休時間。此外,用人單位還應定期組織觸毒工人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及早發現有職業禁忌或可疑職業病患者,及早對其進行診治。同時,還應加強對工人的職業衛生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防護意識,提高個人防護效率,工人工作時應戴口罩和手套,并且仔細留意自己有沒有類似癥狀,如發現異常應馬上到職業病防治機構檢查一下,以保證自身健康。(北京市職業病慢性病防治院)
白電油分為6#或120#兩種
6#是快干常用于清洗東西
120#是慢干性
生產方法:
鉑重整抽余油(93-102℃)餾分中正庚烷含量達57%以上,用5A分子篩氣相吸附基中的正構烷烴,然后用蒸汽脫附,分離得到正構烷烴。經鎳催化加氫,使其中少量正構烯烴飽和轉化為正構烷烴,碘值降至0.1g碘/100g以下為合格。后經精餾而得純度達99.9%的標準正庚烷。工業級正庚烷提純也可采用洗滌、甲醇共沸餾等方法。
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滅火措施 適用滅火劑:化學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霧
滅火時可能遭遇之危害:超過120度,其蒸氣具可燃性;火災中會分解出毒性氣體具危險性。
滅火程序:灑水使暴露在火場中的容器冷卻,噴水將外泄物沖離暴露區。如此物質起火或陷于火中時: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則不要做滅火的工作。若火勢無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時,必須疏散方圓2500英尺內的區域;用大量的水冷卻容器,直到火被熄滅。不要直接對溢出的物質沖水,可能會發生濺的現象。
消防人員之防護設備:燃燒后毒性產物:燃燒后產物包括有毒氣體和蒸氣(例如、及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的蒸氣比空氣重,可飄到相當遠的距離到點火源再燒回來。
操作處置與儲運編輯 播報
操作注意事項:操作時避免產生霧滴,并穿戴適當之個人防護裝備。避免讓釋出的蒸氣和霧滴進入工作區的空氣中。在通風良好的特定區內操作并采小用量。須備隨時可用于滅火及處理泄漏的緊急應變裝備。空的貯存容器內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殘留物。于焊接、火焰或熱表面的附近不可操作使用此物。
儲存注意事項: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及陽光無法直射的地方。貯存須遠離熱源、火焰及不相容物,如強氧化劑、強酸、硝酸。貯存在貼有標簽的適當容器里。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應緊密的蓋好。避免容器受損并定期檢查貯桶有無缺陷如破損或溢漏等。容器鍍鋅或有Phenolic合成樹脂的內襯,可降低二氯甲烷發生分解的可能性。限量貯存。于適當處張貼警示符號。貯存區要與員工密集之工作區域分開,限制人員接近該區。使用被規定可用于物質的塑膠水管去卸載毒化物。物質可能會積聚靜電可能會造成燃燒。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及陽光無法直射的地方。

1、用于谷物熏蒸和低壓冷凍機及空調裝置的制冷。
2、用作溶劑、萃取劑、誘變劑。
3、用于電子工業。常用作清洗去油劑。
4、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劑、冷凍劑、滅火劑、金屬表面漆層清洗脫脂及脫膜劑。
5、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
環境標準
前蘇聯: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高容許濃度:50 mg/m3
中國(待頒布) 飲用水源中有害物質的高容許濃度:0.02 mg/L
中國(GH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Ⅱ、Ⅲ類水域):0.005 mg/L
前蘇聯(1975)水體中有害物質高允許濃度:7.5 mg/L
日本(1993)環境標準(mg/L) :地面水:0.002;廢水:0.02;土壤浸出液:0.002;嗅覺閾濃度150ppm。
應急措施編輯 播報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并利用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控坑收容。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直接式(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醫。
食入:若患者即將喪失意識、已失去意識或,不可經口喂食任何東西。不可催吐。給患者喝下250毫升的水稀釋胃中物。若患者自發性嘔吐,讓其身體向前傾以減低吸入危險,并反覆給水。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訓過的人施以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復蘇術。迅速將患者送至緊急醫療單位。飲足量溫水,催吐,醫。

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應急處理 播報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儲存運輸 播報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按沸程分類
溶劑油可分為三類:低沸點溶劑油,如6#抽提溶劑油,沸程為60-90℃;中沸點溶劑油,如橡膠溶劑油,沸程為80-120℃;高沸點溶劑油,如油漆溶劑油,沸程為140-200℃,油墨溶劑油的干點可高達300℃。一般情況下,60~90℃稱為抽提溶劑油,即人們常說的6#溶劑油;80~120℃稱為橡膠溶劑油,即人們常說的120#溶劑油;140~200℃稱為油漆溶劑油,即200#溶劑油。此外,還有406#油墨溶劑油、干洗溶劑油等。有時,餾程的切割各個企業也會有所不同。例如,6#溶劑油,有的廠家的餾程范圍是60~75℃,通常我們稱之為窄6#溶劑油,以示區別。根據生產實際,120#溶劑油的餾程往往會控制在90~120℃之間。
按化學結構分類
溶劑油則可分為鏈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三種。實際上除乙烷、和等少數幾種純烴化合物溶劑油外,溶劑油都是各種結構烴類的混合物。從化學構成上,可以分為鏈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等。
按用途分類
通常,可以分為主要用在抽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骨油等動植物油脂的抽提溶劑油,用于橡膠、鞋膠、輪胎等領域的橡膠溶劑油,用于油漆、涂料工業的油漆溶劑油等等。此外,還有洗滌溶劑油、油墨溶劑油等。根據標準GB 1922-2006即按其98%餾出溫度或干點劃分溶劑油,常見的牌號有:70#香花溶劑油,90#石油醚,120#橡膠溶劑油,190#洗滌劑油,200#油漆溶劑油,260#特種煤油型溶劑。此外還有6#抽提溶劑油,航空洗滌汽油,310#彩色油墨溶劑油。農用滅蝗溶劑油等。實際上市場銷售的遠不止這些,生產廠家可以根據用戶需要,生產各種規格溶劑油。
1、生態毒性
LC50:44.7mg/L(96h)(藍鰓太陽魚,靜態);40.7~66.8mg/L(96h)(黑頭呆魚);20mg/L(96h)(紅鱸);59mg/L(48h)(青鳉)
IC50:63~1000mg/L(72h)(藻類)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4320~8640
厭氧生物降解(h):2352~39672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h):27~272
4、生物富集性
BCF:4.3~17(鯉魚,接觸濃度70ppb,接觸時間6周);4~16(鯉魚,接觸濃度7ppb,接觸時間6周);302(綠藻)
5、其他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嚴重危害,應特別注意對空氣、水環境及水源的污染。在對人類重要食物鏈中,特別是在水生生物中發生生物蓄積。 [2]
http://zrtlc.com